共享“生態福利”——前郭縣推動生態保護和生態旅游發展掃描
作者:張紅玉 王學雷 編輯:王欣 來源:吉林日報 2020-11-29 07:44 校對:徐冰鑫 審核:李雨楠
近兩年來,隨著查干湖“金字招牌”越來越亮,很多村民靠發展旅游業走上了小康之路。2019年,查干湖共接待游客461萬人次,實現旅游綜合收入40.6億元。
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。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征途上,前郭人將生態理念融入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全局,以查干湖為龍頭,著力探索實行“生態+”模式,全力構建全域旅游新格局,積極開創增收致富新路徑,不斷厚植全面小康底色。
算好生態賬、走好生態路、打好生態牌,前郭縣打出“組合拳”,積極推動查干湖生態保護納入全省戰略,投資17.1億元,采取工程治理和生物治理相結合方式,實施查干湖生態修復、水質提升、河湖連通、生態移民等一批生態保護項目。同時,堅持景區內做污染防治“減法”,景區外做服務配套“加法”,規劃建設了3平方公里的查干湖生態小鎮,承載吃、住、行、購、娛等旅游功能,投資35億元的19個小鎮開發重點項目全面啟動。
一系列生態保護措施,讓查干湖水越來越清的同時,也為前郭人帶來了更多的“生態福利”。
立足查干湖生態優勢,前郭縣將旅游的盤子越做越大,連續成功舉辦18屆查干湖冰雪漁獵文化旅游節。近兩年來,更是緊緊抓住查干湖大發展的機遇,開發建設了一批生態保護項目和生態旅游景點,不斷推進國家5A級景區創建步伐。
查干湖漁場漁把頭張文介紹說,這兩年漁場生產經營紅紅火火,職工生活蒸蒸日上,幾乎家家有存款、戶戶有小車,都過上了好日子?,F在漁場成了網紅景點,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。
讓旅游業成為脫貧攻堅的重要手段,成為百姓增收致富的“金飯碗”,確保小康路上不落一人。前郭縣以查干湖周邊鄉鎮村屯為重點,大力開發鄉村旅游產業,帶動全縣農村結合實際發展采摘園、農家樂,讓民房變成鄉村民宿,讓農民變成鄉村導游;利用千米條田、大草原、林果產業等特色優勢,大力發展采摘、觀光等互動體驗式旅游;突出民族特色,在城鄉基礎設施建設上,把民族印記與旅游產業有機結合起來,構建起以查干湖為龍頭的全域旅游格局,讓游客在前郭縣全面體驗集自然風光、漁獵文化和蒙古族風情為一體的旅游大餐,讓農民通過旅游業發家致富。2019年,全縣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14000元,小康路上底氣十足。
縣域經濟綜合實力位居全省前列,先后榮獲中國“最具投資潛力”“最具區域帶動力”“中小城市科學發展”3個百強縣稱號。百姓的口袋越來越鼓,生活越來越美,前郭人用實干精神夯實了全面小康的基石,擘畫出人人參與、人人共享的和美小康盛景。
【相關新聞】
※ 奮力開創“一谷一城”建設新局面——透過中共白山市委七屆九次全...
※ 吉林撫松——抓特色產業 創綠色品牌
※ 去濁揚清促和諧 ——梅河口市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工作紀實
※ 松原市水利局:加強水資源管理 優化營商環境
※ “互聯網+司法”提升審執質效輝南縣人民法院踏上“智慧法院”...
※ 和龍市加大文化旅游資源宣傳推介力度 拉開冰雪嘉年華系列活動序...
※ 朝陽村的“致富經”
※ 做強合作社 鍛造“新引擎” ——梨樹縣八里廟村觀察
※ 草編“編”出幸福夢
※ 長春市南關區:三兄弟文化產業基地里的暖鏡頭
